首页

女S视频

时间:2025-05-28 18:21:22 作者:复旦大学为120周岁庆生 校长:要为人的创造性发展提供无限可能 浏览量:73867

  中新网上海5月28日电 (记者 陈静)纪念复旦大学建校120周年大会27日举行。纪念活动期间,学校邀请了120位两院院士和文科资深教授、120位全国重点中学校长和120位校友组织代表来到复旦大学,繁荣学术、致敬学人、凝聚学友。

  教育部党组成员、副部长徐青森希望复旦大学深化知识、理论、方法创新,更好服务中国自主知识体系建构;要深化教育教学改革,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;要推动科技自主创新,更好助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。中共上海市委副书记朱忠明表示,120年来,复旦大学与上海血脉相连、荣辱与共,上海每一次精彩亮相都涌动着复旦人创新创造的澎湃动能。

  复旦大学校长、中国科学院院士金力表示,120年来,复旦大学为国家培养了近50万名具有创新精神等的优秀人才,这是学校最大的贡献,也是最为自豪的成绩。建设创新型大学,复旦大学要为人的创造性发展提供无限可能,成为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支撑,不断突破边界、重塑自我,扎根本土、融通中外,始终站在开放引领最前沿。

纪念复旦大学建校120周年大会27日举行。(复旦大学供图)

  当天的会场上,1905年与2025年的金色字样分列主席台两侧。会场四周悬挂5条红色横幅,上面分别写着:“博学而笃志,切问而近思”“与时代同步伐,与民族共命运”“教育强国打头阵,自主创新当尖兵”“加快迈向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前列”“为中华民族复兴伟业不断作出新贡献”。

  校友代表王长田认为,所谓的“复旦气质”,就是既有现实主义的脚踏实地,又有理想主义的浪漫情怀,在追求卓越贡献社会的同时不忘生活情趣和完善自我。校友代表、意大利威尼斯大学校长李集雅(Tiziana Lippiello)表示,在复旦大学的求学经历让她学会阅读中国典籍和现代汉语,是复旦大学塑造了今天的自己。在她看来,知识意味着责任,教育首先是一种改变命运、塑造未来的力量。

  教师代表、高分子科学系教授彭慧胜表示,未来期望带领团队致力于国际一流的研究,提出原创的科学概念,催生全新的科学领域;提出革命性的技术思想,引发产业变革,改变生活方式;解决社会公认的重大科学技术难题,推动人类文明进步。

  学生代表、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2023级博士研究生焦可馨通过复旦大学“腾飞计划”入学。作为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神经肌病团队成员,她参与开发罕见病AI诊断模型,探索基因治疗、生物靶向治疗等创新疗法,打破了罕见病无药可医的困境。她表示,将追随前辈脚步,让复旦精神在强国建设、民族复兴的伟大征程中绽放璀璨光芒。(完)

展开全文
相关文章
福建漳州台商投资区设台胞诊疗区及健保服务站

召开医保部门、定点医药机构座谈会,分析异地就医备案管理现状、经办服务效能,测算评估医保基金运行情况……经过反复调研并多次征求有关意见,自治区医疗保障局印发《关于优化基本医疗保险异地就医管理服务的通知》,区内异地就医“免备案”政策出台。

如何理解产业体系自主可控

蒋胜男指出,近几年来,国家相继出台各种创新政策,严厉整治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,推出大数据工程,依托互联网技术,让数据多“跑腿”,希望能为基层“表哥”“表姐”减负增能。

陕西省政协原主席韩勇涉嫌受贿被公诉

上海浦东创新投资发展(集团)有限公司投后管理部总经理黄颖健说:“近几年,国资在当前的创投市场中表现非常积极活跃,在当下环境中充分发挥了金融资本对于科技创新的引领作用,希望未来能撬动更多社会资本加入创投领域,支持科技创新。”

中新健康丨广西开展“名中医八桂行”活动 提升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

谈到创新和前瞻规划,洪曜庄说,中国是全球领先者之一,中国在继续优化加强其已经很强大的5G网络。中国首先标识6 GHz频谱用于国际移动通信是一个极具远见的举措,这将为全球产业继续增长提供坚实的基础,推动生态和规模经济的新发展空间。

(经济观察)再迎千人旅行团 海南三亚入境游持续升温

“有关部门应摈弃过去包办包管、高耗低效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,按照管办分离的发展思路,由政府出资,委托社会组织或服务团体去经办和运营,政府负责管理和监督。对已在运营的公办养老机构输入新鲜血液,激发其发展活力。”张胜军建议探索养老机构公建民营运作模式。

相关资讯
热门资讯
链接文字